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dingdianwxw.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楚820》最新章节。

“阵,旅也”,古解为旅、为列,所以阵就是古代军队的野战队形,阵法即是行军布阵之法。

其次,我们要区别历史上的阵法和小说中的阵法。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八阵图,《岳飞传》中金兀术的金龙绞尾阵,《杨家将》中萧太后的天门阵,还有金庸小说中的天罡北斗阵等等,都是小说中虚构出来阵法,它们的作用只有一个——为小说增添光怪陆离的神秘感,提升可读性。

而历史上的阵法,没有传说的那么神乎其神,它们只是根据当时的地形环境(平原、山丘等)、战略意图、兵种类别、兵力数量等情况下,而演变出来的应敌队形而已,它们的作用非常明确——为胜利服务。

比如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楚武王的荆尸阵、郑庄公的鱼丽阵,还有我们所熟知的戚继光的鸳鸯阵,都是为“打胜仗”这个目的服务的。

既然阵法带有一个“法”字,那便是一门学问,深究起来晦涩艰僻,却又精妙无穷,涉及到兵法的方方面面,岳飞曰过,“阵而后战,兵法之常”。

我们尝试接触阵法的时候,要非常清醒的认识到:阵形,不是摆出来的,而是在实战对抗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为便于理解,我们还是用a君和b君这两个死对头来进行说明。

在蛮荒的部落时期,a君和b君各自只能拥有少数的兵力,小弟们大吼一声“为了部落”就冲上去,战斗画面如同社会人斗殴一般,毫无阵法可言,谁身强体壮武器先进谁就赢。分兵抄后路那是“奇道”,不在本次阵法讨论之列。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有了大幅增加,兵力也得到显著提升,战争规模也呈几何指数增长,几千几万的士兵窝到一堆打架,别说你身怀降龙十八掌这样的神功,就连转个身这样简单的动作也很困难,要想有效指挥一场战斗,不可能。

作为政治力量的绝对后援,战争不是拉群架,而是有组织、有规模的两只军队之间的对抗,想要让自己手下的几千上万人能够和对方的几千上万人厮杀,并让不同兵种适应环境,发挥各自的最大效率,就必须有序布阵。

a君首先认识到这个问题,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把军队分割成人数若干的方阵,方阵外围的士兵手持盾牌防护自己和内部的士兵,内部的士兵手持长矛,透过盾牌间隙向外发动攻击。

这些方阵密不透风,具有极强的机动性和攻击性,经过演练,这些方阵之间又可以相互支援、彼此配合,最大限度弥补了己方单兵作战不足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削弱了对方单兵战斗力强大的优势。

b君傻眼了,面对a君密密麻麻的长矛方阵像个刺猬一样朝自己冲过来,吓哭了有没有?自己的正规部队像散兵游勇一般,被游走在战场上的a君方阵逐个击破,攻守顿失,还没走到跟前就被对方刺穿。

a君通过方阵这一阵法组织形式,有效结合了兵种优势,发挥了兵力的集中效应,结果也显而易见:胜。

随着社会的进步,往往会带来军事技术的发展,必然使战争形式发生改变,到了商周时期,a君看着运送辎重的车辆突发奇想,如果把这些车辆进行改造,将车辆的机动性和士兵的攻击性相结合,运用于战场,难道不是更好吗?

于是,划时代的大杀器——战车,终于登上历史舞台。

战车基本形制为独辕(驾畜直木)、两轮、长毂(轮圈)、横宽竖短的车厢,每车驾2匹或4匹马,4匹马的战车称为“驷”。每一战车载甲士3名,称为“参乘”,还有4甲共乘之法,称为“驷乘”。车上还备有戈、殳、戟、酋矛、夷矛等有柄格斗兵器,合称“车之五兵”。

有了战车,a君便根据战车机动性强、冲击力强的特点,合理的将战车分为左、中、右三个方阵,于是有了“三师”这个指挥单位。

在战斗过程中,主将可以很方便的通过旗语等远距离传输方式,将军事意图传达给左军、中军、右军,从而对战场进行有效指挥。

b君又傻眼了,好不容易学会了刺猬阵法,被a君的战车咣当咣当的一冲,便将队形冲的七零八落,士兵抱头鼠窜。

在战车的冲击、迂回、包夹下,b君复败,接受经验教训,自己也研发战车,准备与a君硬碰硬。

a君觉得战车对战车,步兵对步兵捉对厮杀太简单粗暴,不能体现战车和步兵合而为一的优势。到了春秋时期,a君灵机一动,想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战车夹杂步兵,这个看似简单的办法,却将车战战法发展到了巅峰。

每辆战车除车上的3名甲士以外,还配备固定数目的步兵72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这些步兵和战车编在一起,再加上相应的后勤车辆与徒役30人(“士十人、徒二十人”),便构成当时军队的一个基本编制单位——乘,一乘105人。

从此以后,兵种之间开始有了配合,步兵帮助战车清理死角,战车则可以保护步兵不受对方战车太大冲击,兵种之间配合默契。

这个就是战车时代的基本阵型。

在此基本阵型上,可以变换出无穷尽的阵型,比如战车中间夹杂步兵,谓之鱼丽阵;战车两翼及后面安置步兵,谓之荆尸阵等等。

此法简单易学,一看就懂,b君可以毫不费力的进行模仿。b君很满意。

但是,此时的车战阵法还是有点死板,a君同b君都把最精锐的部队放在中军,差点的放在两翼,双方打起仗来还是脑袋碰脑袋、屁股怼屁股,没有体现阵法的优越性。

于是,a君在沉思——如何用更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益。

经过思考,a君决定创新,把精锐部队放在了左右两军,比中军突出一段距离,形成一个“v”字形,还一拍脑袋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雁行阵。

恭喜a君,终于领悟到阵法的精妙。

于是,在战场上,b君又看到匪夷所思的一幕——a君左右两翼由于都是精锐,战斗一开始就对自己左右两翼进行了强行突破。

自己的中军由于比a君的中军要强,接战不久便一下子冲进了a君中军,然后悲剧便开始上演了。

由于自己两翼都是质量较次的部队,很快就被a君左右精锐突破,自己的中军精锐便被a君两翼赤裸裸的强势围观,接着自己的中军两翼遭受a君左右两军冲击,团灭。

是不是很像田忌赛马?

道理都是一样的——我不需要在阵型的每个位置都取得优势,我只需要在你的阵型上开个口子,然后继续撕裂,你就没辙了。

从此以后,a君又发明了锐阵、圆阵、钩形阵等数十种阵法,目的就在于针对b君阵型的弱点处(侧翼、后方)进行突破,突破后扩大战果。如锐阵就是将队伍排成三角形,以强化突破力为目的;圆阵则用以防守,便于集中有限兵力;钩形阵前端为方形,两翼为钩形,是以迂回包抄歼灭型的阵法等等。

好了,b君在a君教科书似的打击下,也很绝望了,关于阵法也不继续说下去了,春秋只说春秋之事,随着军事实力的提升和兵种的多样化,阵法也是千变万化,以车战为主的阵法也会被更为高级的兵种所取代,比如战国时期赵国的轻骑兵方阵,秦国的重步兵方阵,都是比车战更为先进的阵法。

现在,我们可以进行总结了,什么是阵法?

阵法就是为了有效指挥,为了适应地形,为了发挥兵种优势,为了实现战术意图,从而在实战中灵活机动调度兵力兵种组合的一种方法。

想做一名合格的将帅,很简单。

想做一名优秀的将帅,是非常不容易的。

作为楚将中的翘楚,成得臣没有将阵法很好的运用在实战中,因为他的骄傲。

骄傲会带来绝望。

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楚820》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