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狐鬼杂谈》最新章节。
据《翰苑名谈》所记载:“寇准卒,有王克勤者,见公于曹州境上,向从者,曰:'阎罗处政。'”可见他生前已知己要出任阎罗王,而死后果然当了阎罗王了的。据《通俗编》所记载,可能由于在他生前已经流传此说,所以当时就有人在驿舍侧,挂起寇准图像,上面写有“今作阎罗王”字样。
top、3范仲淹
范仲淹也是北宋名臣,他“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而且由于范仲淹忧国忧民,直言敢为,曾在八九年间里三次被贬,史称“三光风范”,因为他每被贬一次就光耀一次。正因为范仲淹以清廉、正直著名,生前就以官声好誉为民间称道,因而在他死后,就有传说他“在冥间”“见司生杀之权”,“人死五七则见阎罗,岂非文正为此官耶”。
top、4包拯
包拯也是北宋时期的名臣,生前以廉洁公正、嫉恶如仇、断案如神而著称,因为其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据说包拯死后出任阎罗王,在当时就有传说:“俗传包拯为阴司阎罗王,其说在宋时已盛”;在《宋史·包拯传》有云:“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侍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由此元明杂剧、平话多有包拯下阴司审案故事,如《三侠五义》中还出现包拯扮阎罗审郭槐“狸猫换太子”情事。包拯的刚正直言、执法严峻,自然是人们理想意境的阎罗王最佳人选,因为东方传说文化是讲现世报的,阳世之冤,阴司必报,所以必须要有包拯做阎罗王,才能了结冤报也。
其实这四人能被后人传为阎罗王,这与他们平时的所作所为有莫大关系;以上四人中,除了韩擒虎不太清楚外,寇准、范仲淹和包拯都是清正廉洁、不畏强权、为国为民的名臣;但因为某些原因,如今的人所知道的唯有一个包拯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在是包拯当值还是其他的原因。
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狐鬼杂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