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青春的逆行》最新章节。
我们依然是这样,生活离奇的平静。高二的时候,我和爷爷奶奶搬到了小城的东莞小区一楼。新家给我的感觉就是宁静,我有一个静谧而舒心的空间来准备高考。每次放学回家,我都能吃到奶奶做的热腾腾的饭菜。爷爷每天都起得很早,经常去中枢广场上散步,他认识了几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老头,熟悉了后就经常坐在一起打麻将。
高三那年,每个同学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环节。我们也逐渐陷入了紧张的氛围中。教室里打闹的声音也消停了许久,黑板上方贴着倒计时卡片。我们每个人都抛开了身边所有有困惑或者疑问,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高中毕业,大学四年的时光也紧跟而来,我们去了各自选择的地方。临夕和刘世泽关系发展的不错。临夕选择了师范大学,刘世泽选择了跟她在同一所大学读法律专业。杨刚没有考上大学,艺瑾不顾家人的反对学习新闻专业,她后来坚持跟杨刚在一起。艺瑾的父亲母亲不怎么看好杨刚。这些所谓的过来人,身为人父人母,坚信他们不会看错。可能父母认为大学时代的恋人只是简单的对彼此有好感,并没有特别在意。艺瑾的父母认为大学毕业后,艺瑾会改变自己的看法,所以没有更多的强求。我和梓明也发展得很好,他主修文学,读了很多书,而我也考上了国内知名的美术学院,我就在那里学习,专心学习画画。
新生到校报道那天,学校的欢迎仪式很隆重。众人的狂欢,父母的笑容,伴随着这一届的大一新生。众多五颜六色的行李在我身旁被急急忙忙的人搬过来搬过去。我们都一样,在简约的学生宿舍里住过。爷爷奶奶担心我在新的城市人生地不熟,二来又是头一次离家,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一个月后,即使是一个年仅十八岁的初出茅庐的少年,也应该能够适应才是。
我还清清楚楚记得报道几天后的那半个月军训,教官是一个很严厉而强壮的高个子男生,年纪也不大,大概有二十七八岁。在烈日炎炎的正午,我们依次排队站在操场中间,走齐步正步。我对这个学校唯一好奇的地方是,学校居然没有升旗台,更没有国旗,国旗是我们建校差不多一年以后才有的。老师给我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里是新校区,学校的基础设施还不全面。一个星期下来,我对学校的布局基本上都了解了。我特别感兴趣的就是图书馆,我很喜欢图书馆一楼的那个阅览室。所以四年的时间里似乎一有空就呆在了阅览室。至于别的地方,旅游景点这些只去过一两次,那都是在室友的劝说和拉扯中迫不得已才去的。
因为才刚刚大一,我们对新的生活总是充满着憧憬和好奇。我还记得给我们上第一节课的女教授,她长的非常漂亮,看起来应该有40多岁左右,但并不显老,反而很年轻。她上的这门课程是现代文学史,所以我很喜欢她。除了这些,当然还有其他的理由。她每次课的穿着打扮很符合资深优雅的气质,戴着一个黑色边框的女士眼镜,普通话很标准,走起路来也显得非常文雅,这是一个唯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
我们大多时候都是早上上四节课,下午两节课。所以说业余时间很多,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青春的逆行》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