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dingdianwxw.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扶桑纪》最新章节。

华夏王沉吟道:“北海之上,极北之处,乃苦寒之地,焉有资源?”

扶桑道人道:“我王,极北之地虽属苦寒,但却存在一物,此物正是扶桑人志在之物,足以让那扶桑人垂涎欲滴。”

华夏王微笑道:“不知是何物,引得那扶桑人如此大费周章?”

扶桑道人道:“我王,此物正是硝石。”

华夏王讶异道:“硝石?”随即大笑道:“此物我中土不知何其之多,只是不知此物拿来何用而已。”

扶桑道人淡淡道:“我王,此物可制火药。”

华夏王狐疑道:“火药?”他朝下望了一眼,遍观百官,最后目光停留在了主管兵工冶炼之事的锦刺身上。

华夏王道:“锦刺,朕问你,硝石可制火药,可是如此?”

锦刺道:“回我王,确实如此。将硝石,硫磺和木炭,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之后,即为火药。”

华夏王点头道:“好,你先退下。”随即又向扶桑道人问道:“你说那扶桑人如此大费周章地攫取硫磺,是为了制造火药?”

扶桑道人道:“我王英明,正是如此。”

华夏王道:“可他们制造火药又是为了何用?难不成是为了要弄烟火来玩吗?”说完呵呵笑了起来。

扶桑道人道:“我王可知火药威力?”

华夏王道:“略有所闻。”

扶桑道人道:“我王,火药之威,堪比神力,足可开山裂石,穿坚毁锐。一旦用于战事,无疑如虎添翼,必将万夫莫敌,无往而不胜。”

华夏王道:“你是说,扶桑人之所以制造火药,是为了备战之需?”

扶桑道人道:“我王英明。其实火药之威,我中土子民自古早有意识,早在数百年前我中土民间中就已出现大量的应用火药的各式器械,称之为火器。但当时的火器并不受朝廷重视,因为设计简陋,造工粗糙,不仅杀伤力极其有限,而且屡屡发生自爆事故伤及无辜,后来朝廷一度下令严禁民间私用火药火器,是以火器渐渐式微,除了用于皇家宴会点放烟火之外,火药便再无派上用场。”又道:“后来我中土民间火器之术不知如何的就辗转流落到了扶桑,当时的扶桑国王似乎颇有远见,意识到这种火器之术未来必定大有用场,于是下诏成立了一个火器营,专门研究我中土传过去的火器之术。经过了数百年来的不断积累,如今扶桑岛上已出现众多的各式火器,比如火枪,比如火炮,比如火箭,皆造工精良,技术高湛,配以火药,能够发挥无穷威力。”

华夏王冷笑道:“依你之意,我朝轻视火药,淡漠火器,不比那扶桑人有远见啰?”

扶桑道人垂首道:“我王,小道并无此意。小道只是心感痛惜而已。”

华夏王道:“哦,你有何痛惜?”

扶桑道人道:“回我王,小道所痛惜,一是火药本源于我中土,却在异国他乡大放异彩,二是火器之术本乃我中土子民所创,却遭夷敌窃取,三是夷敌正在厉兵秣马,对我中土虎视眈眈蠢蠢欲动,而我朝却依然浑然不觉。”

华夏王闻之未语。

扶桑道人于是又道:“我王,其实扶桑人他们之所以千方百计,于北海之上极北之处建立殖民属地,一是为了硝石,二是为了地利。”

华夏王疑惑道:“极北之处,何来地利?”

扶桑道人道:“敢问我王,我帝国北部领土,与何国接壤?”

华夏王道:“当然是外番臣国。”

扶桑道人道:“不知外番臣国之北,又与何国接壤?”

华夏王道:“理应是极北之国。不过其民民智未开,其国蛮荒苦寒,不知那扶桑人据来有何地利?”

扶桑道人道:“我王,陆瀛以为,那扶桑人势必将彼处作其进军我中土的前营阵地,一旦脚跟站稳,时机成熟,势必借道藩属殖民之地,避开我中土外族臣国,举兵西征。”

华夏王道:“扶桑人为何西征?所征何国?”

扶桑道人道:“我王,据小道猜测,扶桑人所征,是我中土西北后方之国,若其征伐成功,必建藩属,既建藩属,必遣驻军,既驻大军,必成威胁。”

只见华夏王笑道:“西北后方之国,距我中土帝都万里之遥,且边境之处,尚有诸多外族臣国为我拒敌,何来威胁?”

扶桑道人道:“我王,此言差矣。所谓征者从不言道遥,伐者从不言路远,区区万里,对于深藏野心的扶桑人而言,又何足道哉。至于我王所说的外族臣国,在小道看来,他们虽臣服于我中土,但那只不过是慑于我中土军威,而一时作出的表面之象,实际上他们一直不服王化,野性难驯,不时阳奉阴违,伺机蠢蠢欲动。假若扶桑人投其所好,与这些外族臣国暗中勾结,那么届时驻守在我中土西北后方的全部扶桑夷兵,便可毫无阻碍地通过我中土所有臣国之地,进而攻我边关,欺我国境,深入腹地,直取帝都。故而我王,对于如今驻扎于极北殖民属地的所有扶桑夷军,我王理应及早提防,密切关注,切勿让其有机可趁。只要其稍有狂妄不敬之处,我王大可兴师问罪,讨而伐之,然后将其赶回万里海外的扶桑小岛。”

华夏王闻言,不动声色:“此虽听来有理,但终究属于你个人猜测,实令朕难以信服。”

扶桑道人见状,垂拜道:“我王,那扶桑小国四面环海,朝西与我中土仅有一海之隔,若其水师倾巢而出,横渡东海,夺取我中土滨海之地,而后顺江而入,沿河而进,控制我中土境内主要核心水道,然后再遣大军离船登岸,再加上极北之地的驻军,以及西北之地的驻军,一起攻我城池,掠我土地,水陆并进,多路夹击,届时我中土江山势必危在旦夕!”

华夏王动容道:“莫非那扶桑夷人,果真胆敢进犯我中土?”

扶桑道人道:“我王,好战之国,何患兵戈?小道斗胆断言,此后30年之内,我中土与那扶桑必有一战。”

华夏王自语道:“30年之内?“他望着扶桑道人,又道:“莫非此战非战不可?”

扶桑道人道:“我王,其心欲伐,其战难止。那扶桑小国,自古已有觊觎我泱泱中土之心,那海寇之乱即是其有意试探我中土所为,只是当时其国小力弱,气候未成,遭此重创,自知与我中土实力悬殊,又窥探到我中土海防之薄弱,自恃坐拥远海诸岛孤地之利,欺我中土王师鞭长莫及,数百年来,那扶桑人大兴农事,广造海船,招军买马,无所顾忌,只待羽丰翼满之时,水到渠成之际,便倾巢而出,侵我中土。故而我王,此战必将早晚到来,不可逆阻,切勿对那扶桑小国抱有任何轻视之态,幻想之心。”

华夏王沉吟道:“依你看来,若现下与那扶桑交战,我中土胜算几何?”

扶桑道人道:“我王,悬之又悬,不足一半。”

华夏王动容道:“想我中土正值昌隆盛世之际,疆域之大,远超历代先祖列宗,军队之强,踏遍周邻四邦八国,如此强大帝国,竟敌不过一海外东夷小邦?”

扶桑道人道:“我王,小道曾言,现下我中土虽有步骑之勇,可守陆旱,却无水师之强,可卫海洋,若扶桑水师从东边汹涌而来,我中土滨海之地无军可抵,必遭沦陷。”

华夏王道:“滨海虽失,尚有内陆,任那扶桑水师再强,于陆旱之上,还敌得过我中土大军步甲之坚,精骑之勇吗?”

扶桑道人道:“我王,此乃正是小道最为忧虑之处。”

华夏王诧异道:“何出此言?”

扶桑道人道:“我王,陆旱之上,我中土虽有步甲精骑,如此披坚执锐所向披靡之师,但那扶桑夷国,亦有出奇之军制胜之师,我王切勿轻视。”

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扶桑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