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最新章节。
对于“顿兵河、济,积蓄粮草,来年再战”的建议,桓温就更不可能采纳了。悬师日久,会对军心士气造成极大损害,导致师老兵疲,这不是一番慷慨激昂的鼓励话语就能够改变的。而且也会给前燕太多的准备时间,从容调度,到时候依然是胜负难料的结果。
桓温真正的胜算在于:东西两路大军全部达成预定战役目标,会师于前燕首都邺城城下。那时,北伐军体力充沛,士气如虹,兵精粮足。前燕却会因为无法阻止晋军北上而陷入恐慌,屡战屡败之后,军心涣散,不可能阻止北伐军攻破邺城。
开战初期,战事发展正是桓温想要的样子,直到负责打通粮道的袁真出了问题。
六月,北伐军在黄墟(今河南民权北)大败前燕下邳王慕容厉两万步骑,慕容厉仅以身免;燕军继任者慕容藏节节败退;同月,前燕高平太守徐翻投降,兖州刺史孙元起兵响应;同月,桓温前锋邓遐、朱序大破燕将傅颜八万大军于林渚(今河南郑州市东北)。
七月,北伐军进至枋头(今河南浚县),距前燕国都邺城仅二百余里。
接连的战败让燕国君臣惊慌失措,惶恐不安,皇帝慕容暐及主政者慕容评连逃往和龙(今辽宁省朝阳市)的马车都已经准备好了,正在搬家。
想起那座代表着慕容家族精神的大棘城,那年,大棘城下,慕容廆激励将士,亲自出击,重创宇文素延数十万大军。那年,依然是大棘城下,刀枪如林,马嘶震天,慕容恪仅以两千骑兵即击破后赵天王石虎,一战而名扬天下。
国都迁到了邺城,皇帝也换成了慕容暐,桓温还没有围城,情况
并不比当年糟糕,先辈的荣光也还在,但前燕君臣的骨头,酥了。
慕容垂阻止了前燕皇帝陛下的逃跑行动,“臣请击之,若战不捷,走未晚也。”
在国家危难之际,慕容垂发挥了自己在关键节点上的关键作用,阻止皇帝的逃跑,稳定了前燕的军心、民心。为下一步行动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慕容暐停下脚步,任命慕容垂为使持节、南讨大都督,率众五万抵抗晋军。同时派遣使者赴前秦求援,许诺割让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以西土地,换取前秦出兵救援。大家请注意这一点,战后,前燕食言,这成为前秦灭燕的导火索。
当时,到达枋头的晋军情况并不乐观,虽然北伐军节节胜利,但西路军袁真在平定谯、梁之后,并没能顺利打通石门漕运粮道,完成战役目标。慕容垂派燕范阳王慕容德、兰台侍御史刘当率骑兵一万五千驻屯石门,完全断绝晋军东、西两路会师可能。桓公渎也由于干旱而水位下降,不能通运。北伐军水运不通,退路及粮食供应均被切断,桓温顿兵枋头,邺城虽近在咫尺却不敢挥兵直进。
而且,在顿兵枋头之后,桓温和慕容垂几次交手均遭失败,又有传言前秦援军将至,北伐军士气愈发低迷,此消彼长之下,退兵已成必然。
369年九月,由于水路不通,桓温命令烧掉所有船只,放弃全部辎重,从陆路撤军。沿途为防止燕军投毒,一路凿井而饮,行七百余里而追兵不至,晋军于是放松警惕,开始大踏步后撤。
其实,前燕的追兵一直就在北伐军的身后,慕容垂亲自率领八千骑兵尾随追踪,并不是不愿出击,而是在等待一击而胜的时机。
当晋军认为燕军并没有派出追兵时,当晋军放松警惕防备松散时,当晋军思乡心切战意渐消时,当晋军日夜兼程疲惫不堪时,那就是燕军进攻的时机。
很荣幸,慕容垂等到了这样的机会;很不幸,晋军正如慕容垂所料。
桓温见追兵未至,于是大胆撤军,命令晋军兼程而进。紧随北伐军身后的慕容垂随即下令急速追赶,并使慕容德率精骑四千于襄邑(今河南睢县西)设伏。
九月,慕容垂在襄邑追及晋军,慕容德伏兵尽出,前后夹击,大败桓温,杀伤晋军达三万人。前秦援军也应邀而至,前秦将领苟池在谯国再次击败桓温,晋军伤亡以万计。
369年十月,桓温收拢散兵,屯驻山阳(今江苏淮安),第三次北伐以惨败告终。
这是桓温最后一次北伐,此败之后,再不北伐。
值得一提的是,劝说前秦苻坚出兵救援前燕的人,就是那个在桓温军帐中扪虱论天下的王猛。一别经年,各为其主。
总体而言,桓温三次北伐并无建树,最后一次更是损失惨重,在此对于北伐失败的原因总结如下:
首先,借用史书话语,桓温北伐动机不够纯粹。“挟震主之威,蓄无君之志,企景文而慨息,想处仲而思齐,睥睨汉廷,窥觎周鼎。”北伐成了桓温立威东晋,名震江东的工具,收复失地还我山河反倒成了次要愿望了。也正因为此,桓温害怕失败,进军务求持重,大好形势下常观望不前,贻误战机。
其次,在将领的个人谋略上,正如前燕申胤所评,桓温“骄而恃众,怯于应变”。固然有其务求持重的原因,但也反映桓温不善于捕捉战机,指挥作战缺乏灵活性。尤其在第三次北伐撤军途中,其个人谋略明显比慕容垂很是逊一筹。
最后,东晋君臣偏安东南一隅,志在割江自保,无意恢复失地。反倒是对桓温权势日盛而深怀戒心,不愿看到桓温北伐成功。因此,桓温的北伐并不能得到东晋朝廷的全力支持。正如前燕申胤所评:“以温今日声势,似能有为,然在吾观之,必无成功。何则?晋室衰微,温专制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乖阻以败其事。”
桓温的北伐是孤独的,前有强敌,后有掣肘。一段伟大的事业,本该上下同心、全力以赴的征程,在上位者各自利益的驱动下,成了桓温一个人的旅程。
桓温所进行的北伐,虽然损失惨重,建树无多,但却为北方人民反抗剥削与压迫的斗争提供了支援,沉重打击了少数民族的残暴统治,这是符合当时北方人民愿望的。桓温的北伐,犹如一盏明灯,在黑夜中带给了北方人民战胜异族奴役的信心和希望。
战后,慕容垂功高遭嫉,被迫出逃。
战后,渡过难关的前燕没有兑现向前秦求援时的割地许诺,燕主慕容暐遣使苻坚“分灾救患,理之常也”,双方因之反目。这直接导致前秦发动灭亡前燕的战争。
桓温的北伐没有灭亡前燕,前燕却因为桓温的北伐而走向灭亡。
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