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说说十六国》最新章节。
关于第十章故事简要:实力弱小的皇室远亲司马越不满司马颙和司马颖平分朝权,便借二人不和,联合司马颙讨伐司马颖,结果反被司马颖打败,司马越逃回封地,再次联合自己的弟弟及其属下诸臣,勾结鲜卑、羯人等游牧民族,再次攻击实力强劲的司马颖,结果司马颖不敌鲜卑骑兵,只得逃到司马颙处避难,并放回匈奴质子刘渊,企图依靠匈奴势力,东山再起。司马越乘机再攻司马颙。
这则故事说明了,同为皇室宗亲的藩王面对皇权的渴望是不分血统远近的,司马越出身皇族远支,即使皇帝无子,大臣们推举后世统治者,也轮不到他来做皇帝,面对统治权的争夺,朝中一片混乱,司马越作为皇室宗亲,虽然血统疏远,但也是司马家族中人,所以借着司马颙和司马颖不和的机会,联合司马颙,讨伐司马颖,当其借助鲜卑势力打垮了司马颖后,自然而然的就把矛头对准了司马颙。
由此可见,司马越的起兵,就是西晋王朝中贵族地主阶级内斗的延续,并没有什么好说的,我觉得这个故事的重点在于实力强大的司马颖却败于了实力弱小的司马越。通过史书上记载,我猜测司马颖至少拥兵十多万,而司马越和鲜卑骑兵在数量上肯定远远不如司马颖的兵士多,至少两军也该势均力敌,但是为什么司马颖却败得如此之狼狈,我在这里说一下我自己的观点。
司马越因为出身皇室远亲,是司马懿弟弟的孙子,所以他在司马炎分封的诸侯王里等级是比较低的,但是幽州刺史王浚与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关系比较好,而且司马颖知道王浚不是自己的人,便派人接替王浚担任幽州刺史,幽州就是今天的北京,背靠辽宁,在西晋时候,辽宁地区属于游牧民族鲜卑族的活动区域,离幽州最近的鲜卑部落叫段部,王浚为了保住自己幽州刺史的地位,便响应司马越起兵,并邀请鲜卑段部出兵相助。
以司马越为首的联军,实际上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是却将实力强劲的司马颖打得大败,起到主要作用的就是鲜卑段部的骑兵,很多人会认为司马颖也会有骑兵啊,为什么会败给鲜卑段部的骑兵,那么咱们就来讲一讲它们之间的差别。
说到历史上的骑兵,那就不得不提到一样骑具,就是马镫。很多人会不以为然,会说三国的时候就有马镫,三国演义里面很多场景都是骑在马上打仗的,西晋时期有马镫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你就大错特错了,三国演义成书时间是在明代,里面的很多场景实际上是作者通过明代的一些场景所设计出来的,而且三国演义并非正史,里面所写的很多故事脍炙人口,人人耳熟能详,但是这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书中战将们骑马对战的场景常常出现,但三国历史上很难出现这种骑马作战的情形。
事实上,马镫的出现要比我们想象的晚很多,目前在西汉晚期的墓葬的壁画中,能够见到马镫的形
象,只是在壁画上,并没有实物,而且因为壁画是一个平面图,看不出是否是一对马镫,后来,考古学家在西晋早期墓葬中,发掘出土了单只的马镫,所以,现在最主流的观点就是,在三国时期应该是只流行单只的马镫,是当时骑兵将士们为了上马方便所使用的,并且很有可能是木制的,因为是单只的马镫,骑兵们在马上作战是没有办法保持平衡的,而且是木制的马镫,很容易损坏,所以说 三国时期的战将,在马上大战的时候,应该很困难,甚至说,骑马只是为了行军,打斗时还是下马再战,不像三国演义写的那么传神。
马镫出现的时间,不会晚于西汉末年,而且通过马镫的出土实物来看,目前很多专家学者都推测最早的马镫是木制的,所以在墓葬中难以发现实物。北燕丞相冯素弗墓出土的马镫是木心儿包铜的,所以才能够保留至今。因为单侧的木质的原因,三国时期的武将难以在马上进行征战,即使能够相互对战,也没有办法大战几百回合,顶多几个回合,高下顿现。
那么,也就是说西晋时期的骑兵很有可能也只配备单只马镫,因为是单只马镫,骑兵在马上作战,实际上是很不稳定的,而且非常危险,如果骑兵在马上冲锋,很有可能没入敌阵,自己就因为保持不住平衡而坠马,即使冲入敌阵,作战也很困难,所以当时西晋王朝的骑兵战力并不强。
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说说十六国》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