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来自京城第一玩主的求助(1 / 2)
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最新章节。
第312章 来自京城第一玩主的求助
1980年2月16日,燕京,大雅宝胡同。
黄永钰正坐在自个家里将五套庚申年猴票,和五封加盖了四枚邮戳的猴票首日封,仔仔细细打着包。
书案的对面,还没有被马未都傍上的王世襄,正一个劲的在逼问:““永钰,我问你的话倒是听见没啊?”
“什么话?”
“啧,就是你表叔出书那事,你究竟是找谁帮的忙?”
‘我表叔想出本书,还用找人帮忙?”黄永钰咬死不承认:“你都不知道当初有多少家出版社在求他。”
“你拉倒吧,”
王世襄拿起书案上的一方小木盒把玩了起来:“实话告诉你,就是你表叔让我来找你的。”
“好嘛,让他别说别说,这么快就给我捅出去了!”黄永钰摇摇头,拿过一支毛笔在牛皮包裹上写了起来。
“跟我还藏着掖着?”王世襄不乐意了,瞪眼瞅着桌对面的黄永钰。
“我也不想瞒伱,主要是担心走漏了风声,连累了旁人。”
“放心吧,我谁都不说,”王世襄打这句起,就开始放低了音量:“因为,我也是为这事来的。”
“怎么?你也想出书?”
黄永钰眼一抬,打量起了这位曾经的、京城的、头号的纨绔子弟。
都知道京城不仅盛产垮台的哥,还盛产牛逼的爷。
但要提起眼前这位爷,一百个王思聪也玩不过。
当然,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现年六十有六的王世襄,曾经人送代号京城第一玩家。
高祖官至工部尚书、曾祖官至刑部尚书、祖父则又是一个工部尚书。
到了王世襄这辈时,王家依然生猛异常。
父亲为北洋政府国悟院秘叔长;母亲率一众舅舅,都成了绘画界响当当的人物。
所以,像王世襄这号官宦公子哥,打小就是一锦帽貂裘,左牵黄右擎苍的主。
但人家不光会扒坟斗蛐、熬鹰遛鸟,还硬生生的把这些雕虫小技,玩成了大雅之堂。
《蟋蟀谱集成》《明代鸽经清宫鸽谱》……都是后世爱好者的必修书单。
即便是半路改玩收藏了,也“玩”出了多部古玩界的淘宝指南。
《髹饰录解说》、《中国古代漆器》、《明式家具珍赏》……本本都是马未都们的不释之卷。
1945年日军投降,经梁思成推荐,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委派王世襄北上清查故宫受损的文物。
王世襄抓着一份文物清单,就找到了宋子文跟前。
直接抄了德-国文物贩子的老窝,追回了几百件价值连城的文物。
之后,“文物清损会”在重庆成立。
被国民一政府派出去的文物追讨小组,在日-本碰了一鼻子灰后,追讨文物的重担又落在了王世襄的肩上。
同时,上广两市也派出了赴日专家团。
但到最后,只有王世襄一队带回了文物。
几千件宝贝里,光善本就多达110箱。(善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古籍。)
连《后汉书》、《礼记》、《永乐大典》这样国宝级的中华文脉,都差点被小日-本卷了去。
为此,郑振铎曾经大呼:若不是王世襄,国人今后若想研究本国的文化,岂不是要跑到日-本去了.
等回到芳嘉园后,自家的四合院早已经变成了大杂院。
别说什么锦帽貂裘,能在留给自己的三间屋里各点一只煤炉,就已经能让王世襄泪流满面了。
此时,面对一身蓝布厚袄的王世襄。
满眼疑惑的黄永钰酌了口烟:“你那也有书不能出版?”
王世襄神情严肃的点了点头:“你表叔的《古代服饰研究》历时近20年才得以出版,而我这本书,打接到任务至今,已经有30年了。”
“此话当真?”
见王世襄难得的庄严模样,黄永玉赶紧搁下了手里的笔墨:“究竟是怎么回事,快跟我好好说说。”
“还记得当初你为了一本书,差点拿砖招呼我的事吗?”
“有这事?我怎么不记得了?”
“怎么没有,”王世襄记得可清楚了:“张光宇还住在美院宿舍那会,我去给他送了本书,那天正好你也在,就拿起来瞧了……”
“想起来了,”黄永钰可算是想起来了:
“那天我还没看清书名,就被你猛的抽了回去。当时我顺手就抄起桌上一个硬家伙,直接就想照你头上呼过去,后来一想是在光宇的屋,便又忍下了。”
当初王世襄倒不是看不起黄永钰,只因为此书晦涩难懂,一般人根本看不懂:“之后听了光宇的介绍,我才知道你是谁!”
又过了几天,黄永钰再去张光宇家做客时,屋里的王世襄直接站起身就冲了出去。
当时给黄永钰气的,说什么也要追出去干上一仗。
就在屋里的几位死命劝架的时候,王世襄又跑回来了。
双手递出一本书后,一字一句道:“我王世襄,你黄永钰,请欣赏《髹饰录》。”
黄永钰低头一看,蓝色封面线装书本,正是前几天的那本书。
好家伙,王世襄这招直接让两人化干戈为玉帛。
从此,二位大家便你来我往上了。
“那都是哪年的老黄历了,还记着呢?”
黄永钰提着一把茶壶,为王世襄添了一杯热茶:“难道……你说的就是那本书?我记得那是一手抄本啊!”
“我可没那本事,”王世襄趁热喝了口茶:“三十年前,朱启钤老先生将这本《髹饰录》交到了我手里,他知道我有这方面的爱好,遂将此书的诠释解说任务交予了我。”
说罢,王世襄将随身携带的两本书一并拿了出来。
一本是《髹饰录》,另一本是《髹饰录解说》的书稿。
看着书案上厚厚的书稿,黄永钰直接就愣住了:“你究竟为这书写了多少注解?”
“若论字数的话,”王世襄笑了:“这本注解已经是原书的20倍了,从1948年动笔开始,到1958年停笔,我整整写了10年……”
因为始终没办法出版,在之后的20年里,王世襄又不断的加以精雕细琢。
这才有了今日的规模。
看着眼前这位已快入古稀的老相识,黄永钰深深的叹了口气:“实不相瞒,我表叔那本书能得以出版,完全是托了我一位小友的福。”
“小友?”王世襄快速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哪位小友啊,我怎么没听你提过?”
“你才回来多久啊,能听说就怪了,”说罢,黄永钰指了指桌上的牛皮纸包裹:
“我这位小友是浦江一报社的编辑,人缘好脑子活,改天我帮你问问这事。”
“一报社的编辑?”王世襄就纳了闷了:“就能把你表叔的事给办了?”
“你还真别小瞧了他,”黄永钰特骄傲的拍了拍牛皮纸包裹:“知道我和伯林这张猴票是怎么顺利过审的?”
“……”王世襄不言语了,只等着对方继续说下文。
“还是靠的他!”
“你的这位小友当真只是一报社编辑?”王世襄高低是不能相信:“你可别糊弄我,我好歹也是见过大世面的。”
“爱信不信,”黄永钰懒得细说:
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