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dingdianwxw.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二战之我是蒋纬国》最新章节。

整个蒋家因此而齐聚一堂(实际上,此时蒋家的真正女主人是宋美龄,毛夫人已经跟蒋介石解除了夫妻关系,但蒋介石还是把毛夫人视为原配,外界也承认毛夫人的老夫人地位,宋美龄对此是默许态度),当天晚上,蒋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团圆饭。丰镐房张灯结彩、宾客如云。设在正厅里的主桌上,蒋介石当仁不让地坐在首席,左边坐着喜笑颜开的毛夫人,毛夫人身边是蒋经国、芬娜以及芬娜抱着的爱伦,蒋介石右边则分别坐着蒋介石大姐蒋瑞春、大姐夫宋周运、四妹蒋瑞莲、四妹夫竺芝珊,蒋介石对面坐着蒋纬国。蒋纬国在开席前找到站在院子里发呆的杨梅:“来!”

杨梅吃了一惊:“干什么?”

蒋纬国莫名其妙:“吃晚饭啊!”

杨梅十分紧张地连连摆手:“不,不,我怎么…我怎么能入席呢?”

蒋纬国笑起来:“怎么不能呢?”他拉住杨梅的手,“你可是我以后的老婆,蒋家以后的二儿媳妇,怕啥?”他把杨梅拉过去坐在身边,杨梅不安地低着头,没敢看对面的蒋介石。

“建镐啊!”席间蒋瑞春笑眯眯地看着蒋纬国,“建丰从苏联回来,带回来媳妇和儿子,你呢?你们可要抓紧哦!”

蒋瑞莲看着杨梅,啧啧夸赞道:“建镐,这姑娘真俊俏,还跟你一样都是军人呢!”

蒋家当然是此时中国的第一名门,但蒋介石等长辈们对蒋经国、蒋纬国的婚配问题并没有刻意地要求“门当户对”,没有强求蒋经国、蒋纬国娶高官大员家的闺秀,态度很开明,大儿媳妇芬娜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俄罗斯女人,还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孤儿,杨梅同样也是孤儿。

蒋纬国打着哈哈,心里暗想道:“原来七大姑八大姨喜欢问晚辈这种事的习俗不是后世才有啊,什么抓紧,我他妈的都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了!虽然那三个娃跟我没半毛钱的关系!”

蒋介石看了看杨梅,他当然知道蒋纬国“乱搞女人”的荒唐事,但也没说什么,毕竟现场这么多人,并且他非常宠爱蒋纬国,对蒋纬国的“缺点”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外,蒋介石今天心情非常好,还给芬娜取了中国名字“蒋方良(蒋芳娘)”,给爱伦取名“蒋孝文”。

蒋纬国接下来在溪口镇呆了几天,第三天的时候,蒋家办喜事,是给蒋经国和蒋方良补办的一个中式婚礼,一来是补偿蒋方良,二来是正式承认蒋方良的“蒋家大儿媳妇”地位,三来是哄毛夫人开心,圆她亲眼看到亲生独子正式结婚的心愿(蒋经国和蒋方良的苏联婚礼是在乌拉尔机械厂举办的),四来符合奉化县当地风俗。蒋纬国虽然很着急去干“国家大事”,但也无所谓再逗留几天,凑个热闹,给大哥捧个人场,并且他和杨梅被蒋经国坚定要求担当伴郎和伴娘。这一天的丰镐房以及整个溪口镇都陷入了热闹非凡,全镇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蒋家更是红锦裹梁、红毯匝地、红烛炫目、红光如潮,各路高层大员送来的贺礼堆成了小山,蒋纬国也以自己和杨梅的名义给兄嫂送去了一对红玉鸳鸯,蒋经国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腰缠红绸,喜气洋洋,蒋方良凤冠彩裙、霞帔红袄、面若桃花、含羞带涩,赢得阵阵喝彩声。

“其实我们中国的传统婚礼很不错啊!多喜庆!”蒋纬国大发感慨,“真不知道现在(他想说的是后世)的年轻人干嘛学老外穿白色婚纱呢!难道不知道穿白衣服是家里死了人吗?”他连连感慨着,然后对杨梅说道,“咱们以后也办一个这样的传统婚礼吧?”

杨梅脸色再次发红:“以后再说吧!”

蒋纬国点点头:“倒也是,我们两个都是军人,鬼知道能不能活过接下来要爆发的战争。”

蒋经国和蒋方良补办婚礼时,蒋家拍了一张全家福,是蒋介石一家的全家福。照片上,蒋介石正襟危坐在太师椅上,满脸为人师表的不苟言笑,但严肃神色中掩映不住温和的微笑,毛夫人紧靠着坐在蒋介石旁边,蒋经国和蒋方良站在毛夫人身后,蒋方良亲昵地抱着蒋孝文,蒋纬国站在蒋介石身后,挽着被他拉过来的杨梅,蒋纬国是大大咧咧,杨梅神色则十分紧张。

蒋经国婚礼补办完后,蒋纬国立刻去找蒋介石:“父亲,大哥既然回来了,希望您给他安排一个职务,让他可以为国家效力,并且我也很希望得到大哥的帮助,同时也能磨练大哥,让他积累经验,早日成为国家栋梁。”

蒋介石摇头:“他以后就住在溪口镇,起码要住两年。”

“啊?为什么?”蒋纬国感到莫名其妙。

蒋介石长叹了一口气:“送你大哥去苏联留学,是我最后悔的几件事之一。苏联,那是共产党老巢,你大哥在苏联十一年半,脑子里早就被灌满红色思想了!我打算让他在溪口镇老家好好地清心洗脑,多多学习我国的传统伦理和建国精神。这些书你替我交给他,告诉他,必须认认真真地看完,每一页都要有见解批注和阅读心得。”他指了指手边桌子上的一摞书。

蒋纬国看了看,那些书是《曾文正公家书》、《王阳明全集》、《孙文学说》、《建国大纲》、《建国方略》等。蒋纬国很无语:“父亲,实践才是最重要的嘛!闷在家里读书,怎知真正的民间疾苦?我也没请求父亲您把大哥安排到国府中央去,我的意思是,父亲您把大哥派到地方当个小父母官,一边读书‘清心洗脑’,一边深入了解我国民间老百姓疾苦的现实情况,岂不是事半功倍?孟子也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理论实践两手抓,这样才能双管齐下嘛!”

蒋介石想了想:“纬儿,你说的也有道理,难道你已经有觉得合适安顿你大哥的地方?”

蒋纬国笑道:“江西省西南端的大余县,那里非常重要,人口十万。先让大哥管十万人,不多,但也不少,非常适合大哥磨练自己。村长太低,镇长也偏低,市长又太高,县长正好。”

蒋介石沉吟了半晌,最后点头:“行啊,既然你给他说情,我就破例一回吧!”

大余县,位于江西省西南端,靠近广东省,全县总面积1400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下辖8个镇、80多个村,全县23%是山地,59%是丘陵,平原和岗地占18%。从表面上看,大余县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地方,实际上,这个地方非同凡响,它是赫赫有名的“中国钨都”。

钨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资源,更是中国的“独家优势资源”,因为全世界70%的钨矿在中国,江西省是中国的第一钨矿大省(湖南省钨矿储量超过江西省,但湖南省的钨矿质量大大不如江西省),其中又以江西省大余县为全省翘楚,全国70%、全世界60%的精品钨矿产自大余县;另一方面,钨矿、桐油、猪鬃,这三件商品是此时中国对外出口贸易的“三大招牌货物”,比如德国,德国用军火就是主要跟中国“以物换物”购买钨矿、桐油、猪鬃。桐油和猪鬃的产地比较分散,分布于西南和华中的多个省,而钨矿则比较集中,很适合掌控。蒋纬国向蒋介石推荐让蒋经国去当大余县的“县太爷”,就是希望把大余县的钨矿掌握在手,纳入海外部和军工部的管理下,控制住这条重要的对外商贸财路,也进行更大规模和正规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开发,把大余县建设成一个新生的钨矿工业城市,换来更多的钞票和军火。

蒋纬国非常“得宠”,所以蒋介石对他的请求还是比较应允的,一个月后,蒋经国就去当了大余县的副县长。当然了,蒋经国虽然只是副县长,但他实际上跟正县长也没什么区别。

办完丧事和喜事后,热闹非凡一阵子的蒋家开始人去楼空,蒋经国抓紧时间陪伴母亲,同时准备去大余县当县太爷,蒋介石和蒋纬国先后返回南京,两人都有一大堆事等着去处理。

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二战之我是蒋纬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