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dingdianwxw.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挹娄之鹰图腾》最新章节。

白衣人是夫余人无疑。

夫余人喜白,几乎什么都是白色的。战时的战士盔甲不是白的,但,伍长以上的军官的盔甲,是亮银色的。

这一队,虽然没穿盔甲,但从跑动起来的步伐,手持的刀枪,就知道,他们是一队军士。

这是猪加的军队。

听说他到肃慎去收猪油的管事被杀,尤其这管事还是他的亲戚,他就急忙集合一队军士,赶赴现场。

他知道,肃慎人这时已没有军队,又是一个向来比较安分的屯子,还急于出动,就没有顶盔挂甲,只是拿着刀枪,列成队列而已。

在挹娄家里听到的那些马嘶人叫的,又是哪里的人?

是闳亥击筑的家人,为虎作伥的邻人,以及唯命是从的奴仆。他们和后一队人,不是一个路数。后一队人,穿着整齐,手持刀抢,队前还有人举着一面旗帜。

这旗帜很有特色:只见上白下绿,两色旗。在正中,白色部分贴近绿色沿线的位置,绣着一只野鸭子(那时也没有家鸭)。这不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普通的野鸭,而是形状有别于一般的野鸭,只见它嘴形侧扁,前端尖出,与鸭科其它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嘴和腿脚红色。鸭头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镜;头顶的长羽后伸成双冠状。胁羽上有黑色鱼鳞状斑纹。由于是彩色刺绣,所以,色彩纷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夫余人处于奴隶社会,但它有和汉族封建社会毗邻七百年的历史,所以,文化艺术的某些部分,可以和汉族比肩。技能方面,有的都超乎汉族。比如刺绣。

夫余向汉族皇廷进贡过他们女人的刺绣,获得西汉皇帝,和皇宫内院妃嫔女眷的好生蓝眼。

我们现在知道,夫余人绣在战旗上的野鸭,俗名叫鳞胁秋沙鸭,学名叫“中华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夫余将野鸭奉为图腾。

野鸭,又称“凫”。《尔雅·释地》中释注的九夷中,第五夷称“凫臾”。

《字汇补》曰:“凫臾,东方国名,即夫余也。”由此可知“夫余”还可写作“凫臾”。没准“凫臾”是夫余正宗族名呢!那为什么古籍上没有记述“凫臾”,而记个“夫余”呢?可能是“凫臾”太不像族名了,把什么和禽兽联系在一起,未免有些大不敬。

可是,夫余人并不在乎管他们叫“凫臾”。

1990年7月28日《吉林日报》第四版刊载一则新华社消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文管部门最近发现一件青铜时代的小陶靴。据专家鉴定,这是目前全国考古发现的最早最小的陶靴。在左脚小陶靴外侧,雕刻着嫩江流域盛产的凫(野鸭子),内侧刻着鲤鱼。”

嫩江流域是夫余人居住、生活的地方,出土的这个夫余先世的遗物,不仅说明夫余人不在乎别人说他们是“凫臾”,连“凫鱼”他们都不在乎。他们或以此为荣?有一则神话故事,说“中华秋沙鸭”是他们的祖先,他们传世先祖就是从“中华秋沙鸭”孵出的蛋里,破壳而出的(夫余人创族神话里,确实有类似的神话)。或者,“中华秋沙鸭”救过他们的创世先祖(象满族的创世传说似的),因此,他们非常感激“中华秋沙鸭”,相信“中华秋沙鸭”是他们的神明,能够护佑他们一族,而将其奉为图腾,并绣在他们的旗帜上。

——无论怎样,夫余人把“中华秋沙鸭”作为他们的图腾,绣在他们的旗帜上,而且,是那么的鲜艳悦目,活灵活现,把挹娄和张广才这两个孩子都看傻眼了,两个人四只眼,跟着一面旗帜上的一只野鸭子游移。

偏偏这个时候红鹰阔力,在树桠上“喳”地叫了一声。森林外的那面绣着“中华秋沙鸭”的两色旗停了下来。执旗者和身后跟着的军士们,都停了下来,往林子里窥探。他们知道这是什么的叫声,他们也知道鹰在林子里飞不起来,是不往林子里飞的。今次怎么飞进林子里了?

有情况。

挹娄抬头看着阔力,阔力也几次向挹娄丢眼神儿。张广才向挹娄附耳说:“快!让你的阔力下来!”

挹娄熟褐色的丹凤眼闪了两闪,向阔力拼力地招手。阔力不懂挹娄的手势,懵懵懂懂地转头四望,象挹娄向它身旁的什么人打招呼似的。挹娄压着嗓子骂道:“你个沙比,我说你呢,你下来!”

阔力更懵了。有些话,它头一次听到,挹娄还压着嗓子说,声母和韵母都变道了,它去哪里了解挹娄的意思去?

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挹娄之鹰图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