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分身在明朝》最新章节。
“是的。”
“我记得你之前说过,一石大米大约有90公斤重。”
“没错。”
“在明代的苏州,一公斤大米4文钱,一两白银能买250公斤大米,而在现代,普通的大米一公斤五块钱左右,37克多一点的白银,近200块钱,200块钱只能买40公斤大米。以米计价,相比现在,明代时期的白银购买力要高出好几倍。”
“是啊,”王辛未微笑道,“所以,我喜欢往那边输送白银。”
“输送了多少白银了?”
“五百多万两。”
“花了多少钱买白银?”
“近十亿元人民币。”
“这么多啊。”王国庆略带惊讶道。
“不算多。”王辛未微笑道,“未来一年,我可能会往那边输送更多的白银。”
“未来一年,你要花十亿购买白银?”
“还不一定。”
王国庆想了想,问道:“你推广高产的双季常规稻之前,苏州府的水田平均每亩每年两茬水稻能产多少稻谷?”
“300公斤。”
“翻倍涨,涨幅这么大啊。”
“是啊。很多农作物,优质品种的产量要比普通品种的产量高出很多,高一倍,很正常的。”王辛未停顿了一下,补充道,“除了品种好,王辛未在那边推广更先进的水稻种植方式,在这方面,也能提高产量。”
“600公斤稻谷,舂米,去壳后,差不多能得到八成的大米。”
“近八成,要差一点。”
“光吃米饭,肉吃的少,肚子里没有油水,干重体力活的人,特别能吃。”
“是的。”
“佃户佃租你的土地,不是想租几亩就能租几亩的吧?”
“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家里有几口人,有几个壮劳力,有几个孩子。大部分佃户佃租李德安的田地耕种,农忙时,会请亲戚,或者雇人帮忙干活,不过,农闲时,李德安会雇佃户干各种活。勤俭持家的佃户,家里肯定是有余粮的,相比之前,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
“一对二十五岁左右的夫妻,抚养一个老人,两个孩子,一年能存三两银子吗?”
“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的,在古代,勤劳的人和懒惰的人,工作量和收入相差很大的。”
“佃租其他地主土地耕种的佃户,日子过得很苦?”
“肯定没有李德安的佃户过得好。”
“我觉得李德安的收租金比例太高了。”
“李德安收租比例已经很低了,如果更低的话,会惹出麻烦。租李德安土地耕种的佃户,有很多隐形好处,比如,能够从李德安手里买到低价高产的种子,逢年过节,还有各种福利。”
“什么福利?”
“李德安会派人送一些鱼干,免费的,还有,佃户可以打折购买价格实惠的鱼干和食盐,这可以降低生活成本。”
王国庆微笑道:“佃户们抢着给租李德安的土地?”
“可以这么说。”
“你在那边种棉花了吗?”
“种了,弄了一些高产的棉花种子过去。李德安自己有雇人大面积种植棉花,还对外出售棉花种子,棉苗。我估计今年(嘉靖二十七年),江南八府种植高产棉花的面积会超过100万亩。”
“这么多啊!”
“种植效益太好了。除了江南八府,其他地方也开始种植这种高产的棉花。相比明代的棉花品种,我提供棉种的产量提高很多,种植棉花的效益并不比种植水稻低。有些土地不适合种植水稻,但适合种植棉花。我估计未来几年,那边的棉花价格会持续走低。”
“棉花价格走低,对于很多百姓而言是好事。普通百姓家,冬天没有多余的棉被吧?”
“没有。江南的冬天特别冷,有钱人家能盖蚕丝被,而普通百姓,过冬就是熬冬,大冬天,能盖一床厚厚的棉被,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棉花可以纺纱织布,如果棉布的价格能降下来,需求量肯定会大涨。就是,嘉靖皇帝闭关锁国,海外贸易可以忽略不计,想要通过海外贸易外销棉布,很难啊。”
“慢慢来,慢慢改变。”
“李德安应该主动宣传自己培育出各种高产种子之事。”
“已经这么做了。”王辛未笑着瞥了父亲一眼,笑呵呵道,“爸,咱们是真的亲父子,想事情能想到一块儿。”
王国庆微微一笑,问道:“皇帝有赏赐吗?”
“有。”
“今晚,要在家里吃晚饭吗?”
“要的。”王辛未想了想,“今晚,我在家过夜,吃过晚饭,我们父子再好好聊聊。”
“好啊。”王国庆微笑道。
这天晚上五点左右,王辛未就和家人一起吃晚饭。
吃过晚饭,一家人移步到客厅,闲聊了起来。
“儿子,我有事问你。”王国庆站了起来。
“好的。”王辛未也站了起来,“爷爷,奶奶,我上楼了,晚安。”
“晚安!”
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分身在明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