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分身在明朝》最新章节。
在很多收藏家眼里,相比商周时期的铜器,只有59年,或者多几年的成化瓷器,真的没有什么好玩的。
除了成化鸡缸杯,李德安频频“天价”购买各种收藏品,这让大大提升了他在江南收藏圈的名气。
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鉴藏字画、碑帖、铜器、玉器、瓷器、古版图书等文物的风气极为兴盛。文物鉴赏集学术研究与文化消遣于一身。
各类文物高度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对江南文人确实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不少人还以鉴赏文物来标榜自己的清幽高雅。
有人买,自然有人卖。
李德安有钱,舍得在收藏方面花钱,在这方面的名气大了,有人出售高端的收藏品,会第一时间想到李德安,没有想到李德安的,卖家身边也会有人会想到李德安,这让李德安收罗各种收藏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除了第一只花30两白银购买的成化鸡缸杯被卖掉,其他十三只(包括皇帝赏赐的一对)都留着收藏,暂时没有出售的计划。
李德安手里收藏四只,王辛未手里也收藏了四只,还有五只存放在储物空间里。
除了鸡缸杯,李德安还收藏了很多成化斗彩瓷器,总共花费五千多两白银,以及一些人工宝石。
在这方面付出的人工宝石,在王辛未所在的时空,也就值个几千元人民币,而在明代的时空,价值大几千两,甚至更贵。
赚钱容易,李德安购买自己喜欢的收藏品,他愿意多花点钱,他很清楚自己现在多花钱,对将来丰富收藏是有大大的好处。
相比成化鸡缸杯,成化年间的其他斗彩瓷器,李德安的收购价格要低很多,而且是挑着买,挑精品,挑无损伤的。
损伤稍微明显一点的成化瓷器,李德安不会多看几眼,不会谈价钱,根本就瞧不上。
市面上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李德安选择挑着买,挑好的,不是没钱,也不是舍不得花这个钱,而是觉得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不想在一般的收藏品上浪费时间。
成化皇帝去世后,弘治皇帝登基,这位皇帝不喜欢斗彩,斗彩瓷器断烧,之后正德皇帝登基,斗彩复烧。
正德皇帝没有儿子继承大业,出生地安陆州钟祥县(今hub省钟祥市)朱厚熜登基,成为嘉靖皇帝。
当下,也就是嘉靖年间的官窑瓷器,李德安也喜欢,精品的,他也收一些。
官窑瓷器并不是只有皇帝和皇宫里的人能使用,皇帝会赏赐大量的官窑瓷器给皇亲国戚,以及朝中大臣,甚至李德安这种被皇帝记住名字的士绅也能得到赏赐。
李德安(王辛未)有想过,自己手里的鸡缸杯可能就是王辛未所在的时空博物馆里收藏的成化鸡缸杯,也可能是魔都那位收藏大佬手里的收藏。
两个时空,存在相同的东西,通过储物空间,相同的东西出现在一个时空,并不会出现异样。
如果不是深入研究,很难确定两个鸡缸杯是一模一样的。
就算是一模一样的,保存时间相差475年,应该也会存在一些差异。
书画作品有唯一性,独有的特征更明显一些。
李德安收藏的很多字画,在王辛未的时空,存放在各大博物馆里,普通人进入博物馆,也能观看到。
王辛未亲自进博物馆看字画了,通过仔细的比较,他确定有十幅以上的作品是一样的。
当然了,不可能完全一样,相差的475年,名家字画增加几个印章,增加提拔,重新装裱,发生这些事情都是正常的,如果一点都没有发生,反而不正常了。
李德安有想过,将来,自己当上皇帝了,自己投入巨资盖一座建筑寿命能超过五百年的博物馆,他还想过派人去一趟莫高窟,把藏经洞里的宝物取出来。
不一定。
取,还是不取,李德安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
就算现在做决定了,以后,李德安也有可能会改变想法。
顶点文学网【www.dingdianwxw.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分身在明朝》最新章节。